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
2018年12月
目录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我校根据省人社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通知》琼人社发〔2014〕287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海南工商职业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1.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检测系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31日。
2.我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我校2018届毕业生人数为1826人。
我校2018届毕业生中,男生人数1026人,女生人数800人,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4。
图1-1 2018届毕业生男女比例
我校2018届毕业生以省内生源为主,省内生源人数为1527人,占比为 83.63%,省外生源人数为299人,占比为16.37 %,省内外生源比例约为8:2。
图1-2 2018届毕业生省内外生源比例
我校2018届毕业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40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22.23%。
表1-1 2018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分布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6个学院31个专业中,分别为经济管理学院、旅游艺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海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其中经济管理学院、旅游艺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人数位居前三,人数占比分别35.54%、21.52%、19.39%。
表1-2 2018届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布
截至2018年8月31日,我校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5.18%,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来看,毕业生以“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92.17%。
表1-3 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6个学院,各学院就业率均在94%以上,其中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91%是6个学院中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其次是建筑工程学院和海洋学院,就业率分别是96.61%和96.52%。
图1-3 2018届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我校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31个专业,有21个专业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食品加工技术(水产品深加工方向)、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电脑艺术设计、老年服务与管理、舞蹈表演、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3D打印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等11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充分就业。
表1-4 2018届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
我校2018届毕业生(含升学入伍)就业人数为1738人,就业率为95.18%。其中,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选择在省内就业,占比为83.57%;省外就业占比16.43%;其中,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是广东省,占比为8.82%,省外其他地区就业的学生占比为7.61%。
图1-4 2018届毕业生省内外就业区域分布
从省内就业城市分布方面来看,我校2018届毕业生省内直接就业人数为1450人,占毕业生就业人数83.57%。海口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本省就业人数的68.48%,其次为三亚市,占比为14.69%。
图1-5 2018届毕业生省内就业区域分布
从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主要类型有11类,就业单位规模占比最大的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占比92.31%。
图1-6 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8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建筑业占比最高16.59%,其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行业,占比为14.24%。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下:
图1-7 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从2018届毕业生就业从事职位类别来看,2018届毕业生就业以商业服务业和其他岗位,占比分别为25.15%和25.73%;其次是专业技术岗位,占比16.16%和经济业务岗位占比11.69%。
图1-8 2018届毕业生就业职位分布
在2018届毕业生中,有2名毕业生升本深造,升学率为1.10%;同时,在2018届毕业生中,有394人已在读专接本,占毕业生人数的21.58%。
图1-9 2018届毕业生升学情况 图1-10 2018届毕业生专接本情况
就业工作事关学生切身利益,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就业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具体工作由就业办公室和教学科研处负责组织实施。我校就业创业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初步形成了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各学院和部门联动的格局,构建了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我校每年都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重点计划,定期组织召开就业创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有效落实既定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保证就业创业有序开展,我校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一系列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就业办公室工作职责》《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毕业生就业帮扶制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图》、《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流程》等多项制度,真正从毕业生利益出发,保证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合法合规、平稳有序地进行。学校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坚持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制度,以及大学生创业项目跟踪管理制度,让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和信息,使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我校重视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证书考试,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拥有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年来我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18年海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此外,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子荣获2018年全国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三等奖;我校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竞赛获2项铜奖和1项优秀奖;我校在“创青春”海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1项银奖,6项铜奖,校团委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授课内容,开展实践性强的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SYB创业培训班,增强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邀请就业创业导师、企业高管、专家为在校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知识讲座。
我校历来注重与企业沟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促使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多方收集、整理企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通过网站、微信、QQ就业群等多种信息手段,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及时传递到学生手中。
2018年就业办组织大型招聘会2次,参会企业200家,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二级学院共组织专场宣讲会30场,为毕业生和企业架起了沟通对接的桥梁。
学校将双困生、残疾毕业生作为就业的特殊群体,为这些特殊群体毕业生建立信息库,提供就业推荐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为切实解决贫困学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我校全面落实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完善《困难生帮扶援助管理办法》相关制度。各学院制定了困难生帮扶方案,通过困难生信息库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低保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助学贷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毕业生基本信息、求职意向和就业进展情况,做好谈心、沟通、引导工作,并给予他们热情帮助和关怀,帮助困难生顺利就业。
2018年我校通过省财政发放就业创业补贴260人,补贴金额共计39万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优质资源,发挥学生创业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健康活跃的创业氛围,为学生创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在2018年海南省创业大赛中,学校有1个参赛团队荣获省级优秀奖;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校有12个参赛团队推荐进入省赛,7个参赛团队进入省复赛,并最终荣获1项银奖,6项铜奖;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有10个参赛团队进入省初赛,3个参赛团队进入省复赛,并荣获2项铜奖,1项优秀奖。
在2018届毕业生中,有6人(含合伙创业)注册公司自主创业。
在就业工作启动前,我校会提前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定期到用人单位回访,在了解毕业生工作、生活状况的同时,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达成招聘共识。
为了进一步收集、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情况、用人需求,学校积极开展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为90 %以上。
根据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反馈的数据显示,我校2018届毕业生在转正后的平均月薪为3200元(税前),转正前薪酬水平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上。
图3-1 2018届毕业生税前平均月薪情况 图3-2 2018届毕业生转正前平均月薪情况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2018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例为63.35%。
图3-3 2018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析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我校2018届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现状满意度显示,满意的比例为86.34%。
图3-4 2018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我校2018届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30.59%的毕业生更换过工作单位。
图3-5 2018届毕业生更换工作情况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2018届毕业生更换工作原因主要是为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增加工作阅历,为获得更高的收入。
图3-6 2018届毕业生更换工作原因分析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用人单位培养毕业生主要是从基层工作人员开始培养。
图3-7企业对毕业生的培养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企业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思想素质评价的满意度很高,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55.66%,满意的比例为40.47%,基本满意的比例为3.87%。
图3-8企业对毕业生思想素质的评价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企业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心理素质评价情况中,很满意的比例为57.89%,满意的比例为37.47%,基本满意的比例为4.64%。
图3-9企业对毕业生心理素质的评价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企业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中,很满意的比例为54%,满意的比例为41.1%,基本满意的比例为4.9%。
图3-10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企业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评价情况中,很满意的比例为42.97%,满意的比例为46.81%,基本满意的比例为10.13%。
图3-11企业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素质的评价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企业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评价情况中,很满意的比例为63.62%,满意的比例为33.21%,基本满意的比例为3.18%。
图3-12企业对毕业生工作态度的评价
数据来源:学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跟踪调查
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90%以上,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图4-1 近三年就业率发展趋势图
近两年我校毕业生工作薪酬水平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平稳。
图4-2 2017、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水平趋势
我校2017届、2018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别为85.36%和86.34%。
图4-2 2017、2018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趋势
我校2018届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现状满意度相对较高。
我校一直很重视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并将其作为我校在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调整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些调查将为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我校2018届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整体工作的满意度为92.47%。
5-1 2018届毕业母校满意度
我校2018届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满足度为70.29%;其中,基本满足占比最高,占比为60.13%;有22.37%的毕业生表示所学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5-2 2018届毕业知识技能满足度分析
我校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总体评价较高。同时,毕业生也对母校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一是在知识技能教学环节希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希望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用人单位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职业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也希望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工作技能和能力、敬业精神和抗压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根据反馈的建议,我校将在人才培养方面,把增强学生能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学等方面加强大学生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服务。
我校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31个专业,有21个专业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食品加工技术(水产品深加工方向)、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商务英语、电脑艺术设计、老年服务与管理、舞蹈表演、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3D打印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11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能直接反映学校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度。一方面,我校将根据上述就业率及专业对口度较低的专业历年的就业状况,结合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情况,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另一方面,我校将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各专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并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2018年12月12日